
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「我們的能源,我們的星球」。示意圖。取自Earth Day官網
2025年世界地球日以「我們的能源,我們的星球」為主題,號召192國共推2030年達3倍潔淨能源。全球如何推太陽能、風能等綠色電力來改寫全球能源格局、減緩氣候變遷?
2025年4月22日,世界各地迎來了國際地球日。全球主辦單位Earth Day Network宣布,今年的地球日主題定為「我們的能源,我們的星球」(Our Power,Our Planet)。主辦單位呼籲來自192個國家的十億名支持者,共同推動再生能源的普及,並設定了一個明確目標:在2030年前,全球潔淨能源發電量要達到目前的三倍。
「我們曾長期誤以為只有化石燃料才能提供足夠的能源,然而事實並非如此。到了2030年代,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。」地球日創始人暨Earth Day Network榮譽主席丹尼斯海耶斯(Denis Hayes)強調,推廣潔淨能源不僅能有效替代汙染嚴重的化石燃料,同時也能顯著減緩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,改善全球健康狀況及生活品質,並降低哮喘、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率。
★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,加入ESG遠見共好圈★
去煤朝淨:49個國家電力過半來自再生能源
根據 Earth Day Network 指出,目前已有49個國家超過一半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,其中冰島更達到 99.99%。在美國,2023 年上半年約有 25% 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,研究預測未來十年內,美國再生能源的比重有望提升至 90%。
Earth Day Network主席凱瑟琳羅傑斯(Kathleen Rogers)強調:「我們需要依靠群眾的力量推動能源轉型,鼓勵大家向地方政府、企業和社區倡導潔淨能源的使用。」
另一方面,全球約有38億人的年均用電量低於1000度,尚未達到「現代能源最低標準」(MEM)。「這是人類首次能夠為全球提供幾乎無限且低成本的能源,從而改善數十億人的生活品質。」全球地球日副主任艾登查隆(Aidan Charron)表示,發展再生能源不僅有助於環保,更具有重要的人道意義。

再生能源產值突破1兆,預計創造1,400萬人才需求
根據國際能源總署(IEA)最新發佈《Electricity 2025》報告,全球電力需求正以每年3.9%的速度快速增長。預計到2027年前,新增電力需求中有95%將由太陽能、風能和水力等再生能源供應,而太陽能發電成本持續下降,預計在2025至2027年間,太陽能將滿足全球約一半的新增電力需求。
儘管化石燃料發電比例逐步縮減,但電力部門的碳排放卻依然停滯不前,突顯出能源轉型面臨的嚴峻挑戰。未來三年,全球電力消耗預計將增加3,500太瓦時(TWh)。IEA指出,2024年全球電力相關碳排放量達138億公噸,比前一年增長了1%,顯示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速度尚不足以有效降低排碳。
另一方面,IEA也強調,每年全球大約有近2兆美元投入潔淨能源專案,這一投資規模約為化石燃料投資的兩倍。根據預測,到2030年前,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力將來自低碳能源;而石油、天然氣與煤炭的需求可在本世紀3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。
此外,Earth Day Network也指出,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產值達1.21兆美元,並預計在2024至2030年間,該產業將以年均17.2%的速度成長,創造約1,400萬個新工作機會,進一步推動全球能源轉型。
IEA能源市場主任貞森惠佑表示:「全球電力需求急速攀升,不僅反映了經濟增長對電力的迫切需求,更與日益頻繁的極端氣候現象密切相關。因此,持續增加潔淨能源投資變得尤為關鍵,以應對未來的電力需求與氣候挑戰。」

增氣減煤策略前進,2030年綠電占30%
回到台灣狀況,截至2024年底,台灣再生能源的裝置容量已達21,052千瓩,其中太陽光電以14,281千瓩居首,風力發電則有3,890千瓩。2024年全年的再生能源發電量達333.3億度電,其中太陽光電提供149億度,風力發電約貢獻103億度。
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,政府正全力推動能源轉型,除了積極發展現有的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外,同時也在逐步推進地熱能源的利用,並持續執行「增氣減煤」策略。台灣的目標是到2030年綠電占比達30%、燃煤比例降至20%、燃氣則保持在約50%,朝著淨零碳排目標不斷前進。
卓榮泰強調,未來的能源配比將根據用電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。他舉例說明,2021年因經濟成長達6.6%,全國用電需求激增4.4%,此情況凸顯了能源政策需要持續檢討和調整的重要性。政府期望透過靈活的能源政策和全民的積極參與,逐步普及再生能源,實現減碳排放的目標。
面對全球潔淨能源轉型的大趨勢,Earth Day Network也呼籲各界踴躍響應2025年的地球日行動。凱瑟琳羅傑斯指出:「改變雖然充滿挑戰,但我們必須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,迎向永續未來。讓我們在2025年攜手展現力量,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。」

【小檔案】「現代能源最低標準」(MEM)指的是,每個人每年至少需要大約1000度的電,才能避免能源匱乏,進而擺脫貧困、創造就業機會和推動經濟發展。